2014年04月16日

我更加的愛山

下午,我獨自的登上北山的最高點,遙望遠方重重疊疊的山峰,不僅感覺到有一覽眾山小之意。我面對著另一座山坐著,似乎就像對著一個老朋友似的,雖然不說lg optimus 手機保護套話,但眼前一片翠綠的春景已讓我神怡意遠了,在此時此刻,我用不著多想,亦用不著看,一切超乎自然之外,與大自然共舞,像一方瑩潔的白玉,更像一首美麗動聽的詩。

遙望山下的景色,不僅想起了小時候家鄉的孤山和二龍湖護士的水。那時候,幾乎每天必登山一次,所以,在我的念想中,山水可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小時候,姐姐教我的第一首詩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城樓。”憶往昔,多少詩人的佳作中都有關於愛山水之詩句。陸放翁因為自己愛山,又怕別人不懂得看山,便指著一個有趣的看法說:“看山只合倒騎驢。”辛棄疾也因為自己嗜好山水,卻怕年輕人像自己一樣失去欣賞山水的機會,他所以寫“只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髮多。”這兩句詞不知曾害了多少暮年詩人植髮失敗落淚。

正當我暇思之時,一對青年男女的笑聲把我從思緒中驚醒,於是,我順著山路往下走,看見山上的青松翠柏在春天裏更加綠意濃濃,路邊的小草也探頭微笑,再往下走,整個城市盡收眼底,高樓聳立,街道隆鼻整齊,這就是興安嶺下的山城。

不知不覺,我走到了山底,又仔細地看了看這座山,它不也和其他山一樣嗎?此時,我便又想起了宋、郭熙的“林泉高致”裏說的,山遠看如此,遠數裏看又如此{想是如此之物}遠數十裏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步移也。

山正面如此,側面又如此如此如此仍是如此之意,背面又如此,每看每異,所謂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兩山之形狀,可得近悉乎?山,春秋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謂四時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陰晴看又如此,所謂朝暮變化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十百山之一態,可得不究乎?可見,中國人對山的多情。

這時林中響起的鳥叫聲,這清脆的啼叫把我從遐思中喚醒,讓我更加的愛山。  


Posted by surrounding at 17:15Comments(0)瑪花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