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5日
像柳樹一樣活著

你知道柳樹,未必就知道像柳樹一樣的人。我知道。我就是其中的一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從《詩經》裏知道柳樹與人的情感時,我已坐在了邯鄲師專的教室裏。我的人生將從此另起一行,與土地的關系也將暫告一個段落。
那時生產隊的土地剛剛責任到了我父親的名下,歡欣鼓舞的父親為了表述對土地的虔誠,爬上村東老柳樹砍了一抱粗柳枝,哼著小曲把它們一字排開栽在自家地頭,豪氣十足地對我說:用不了幾年就能長成檁梁,等你成家蓋房的時候就能用上了。此時正是1980年秋風掃落葉的Art Culture時候,秋風把我吹進了城市,而柳樹絲紋未動。從此,我在這頭,柳樹在那頭。
越來越時髦的城市讓土裏土氣的柳樹變得灰頭灰臉,就像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裏的鄉下人。傳統詩詞文賦中柳樹的風光只能在記憶中的鄉村去尋找。那時,柳樹浩浩蕩蕩點綴著荒涼的大平原,是何等的氣派。現在想來,倒不是鄉下人偏愛柳樹,而是因為柳樹們性命質樸容易存活,正像我們這些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鄉下人一樣,不管天災人禍風雨交加,還都接二連三地充斥了人間,廉價地延續著人間的煙火,卑微而頑強地活著。
我們當然不甘心如柳樹一樣一輩子任憑風吹雨打,我們也向往生存土壤的肥沃。可高貴的理想之旅比李白走蜀道都難。於是在高考的獨木橋上除了老三屆外,最擁擠的就是我們這一撥人了。
我們沒有五十年代人生逢社會和人心相對的純淨以及後來推薦上大學的僥幸,也沒有七十年代人那樣趕上生活多樣化的選擇自由和高考擴招的寬松。我們處在乍暖還寒時節,在初春裏蠢蠢欲動而又不時遭受春寒侵襲。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明知春風似刀,我們偏向刀叢擁擠。
受招生數量限制,彼時彼地能順利走過高考獨木橋的只有4.3%,這就意味著95.7%的人要從這獨木橋上摔下去。有的摔下去後幹脆就永遠把理想還給了村邊的柳樹;有的參軍到部隊考軍校,“曲線救國”;更多的是屢敗屢戰。我第一年從理科上摔下來,第二年又從文科上沖了過去。而我的一個同學從1979年開始,連考六年,用了兩次解放戰爭的時間才把自己從獨木橋上解放出來。
那會兒即使考上了中專,也足以讓十裏八鄉的眼珠子瞪出來,要是能考上大本大專,不是祖墳上冒了青煙,就是柳樹上結了仙人果。哪像現在,過了七月雲開日出家家都把紅旗掛,碩士博士滿街亂碰頭。所以我們對獨木橋愛得如癡如醉,又恨得咬牙切齒。在我們眼裏,這獨木橋就是通往桃花源的必由之路:“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可這數十步卻漫長得讓我們拼死拼活,焦頭爛額。而那些非農業戶口的同學卻優哉遊哉地閑庭信步,因為他們考上考不上都無關緊要,反正高中畢業後國家給安排工作。為此,我的同學張慶雨氣憤而又無奈地對我說:我要是非農業戶口,才不費這龜孫傻勁兒哩!
應該說,我們這一撥人是拽著理想主義的尾巴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與那個百廢待興而又充滿生機的年代一樣,我們每個人既有轉戶口求工作的急功近利,也有胸懷世界的Limited company Hong Kong理想,都覺得自己將來不是魯迅郭沫若,就是華羅庚陳景潤。學習累了,我們就躺在宿舍大炕上望著屋頂的檁梁椽木,心裏默默設計著自己將來在社會上的支撐作用。
我們用書本擺渡著自己,雖然吉凶難測,前途未蔔,也常常幻想到達彼岸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
師專的學習生活稀裏糊塗一晃而過。畢業時,幾個家在市裏的同學留在了城市,像我們這些來自農村的撈了個文憑和非農業戶口又分配到了農村中學工作。
淚水漣漣,“祝你成才”,分別的激動和鼓勵我都憂鬱地留給了城市,心存不甘而又無可奈何地回到了鄉村中學。
父親栽下柳樹後就再也不去打理它了,就像對我一樣,把我迎接到人間他就當上了甩手掌櫃。並不是我們父子感情淡薄——他不識字,沒法在我讀書時指導我的學習;他沒有權勢,沒辦法為我鋪就錦繡前程。他能為我考慮的只是些很具體很實在的問題,比如婚姻。
那時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認為脫離了稼穡勞累,眼前便是萬裏江山。當我離開村莊行將告別一年四季的臭汗時,父親的一句話讓我感到灰心,他說:畢業了當個老師也不賴,最起碼好找媳婦。
所以我考上學後,父親長長松了一口氣:好樹不用砍,好人不用管,你看俺家二小子,我就沒管過他。那套無為而治的柳樹經成了父親多年的談資。
而我在城市的種種經曆證明父親的那套柳樹經是片面的,它只適用於柳樹和我考學之前。因為城市不是鄉村。
一個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周末,我童心驟起,要為兒子擰一個柳笛。走了許多大街小巷,竟沒有找到一棵柳樹。在經過公園門口時才發現幾株柳樹勢單力薄地被擠壓在眾多花木之間,而氣勢洶洶的法國梧桐臃腫地充塞著街道,那窈窕細柳的絲絲拂面已經只是公園裏的一個標本了。
一代又一代鄉下人從田野走向城市,用柳樹的淳樸延續著城市的曆史。一茬又一茬的柳樹用自己的韌性豐富著城市的風景和人們的情感,折柳惜別、煙柳傳情、柳絲寄意——柳樹是城市最古老的意象之一。
如今,城市的酥胸粉臉上已沒了柳樹的印痕。是因為城市的進步和無情,還是因為柳樹種類的退化?
不管城市是否歡迎,我們都義無反顧地走進了城市。我們承襲著柳樹淳樸的本性,帶著柳樹的失落在鋼筋水泥間尋覓理想的高貴。與當年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占領城市的第一代進城鄉下人相比,我們沒有疾風暴雨專政手段的強硬;與後來大批招工進城的website promotion第二代鄉下人相比,我們沒有因為僥幸沾沾自喜的知足和馴服;我們憑的是自己的智力,沒有頤指氣使的資本,也不願低眉順眼任人擺布。
那些和我一樣的同學在四散蟄伏鄉下後不久,許多又尋夢來到了城市。那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一腔豪情還在胸中澎湃,見了面總是相互鼓勵,認為自己同樣是城市八九點鐘的太陽。然而,落發耗盡了腦汁,皺紋滄桑了心理,短短十多年,當年的相互鼓勵終竟變成了杯盞交錯的相互安慰,漸漸學會用酒精來撫平心中的溝壑了。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水土之異讓我們先天不足,囊中羞澀讓我們的“金”繡前程黯然失色。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我不得不這樣來安慰自己,紆解尷尬。窘迫的境況已使三個柳綿一樣的同學隨風而去,剛剛人到中年,生命之花便黯然凋謝,可附在枝上搖擺的我們的芳草依舊遠在天涯,遙遙無期。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我們既未得道,又未成器,曾經的舍我其誰的理想鮮餡像湯圓一樣在空曠的世俗中滾蕩,由庸碌的塵埃一層層纏繞,漸漸變成了一個個適合社會口味的毫無個性的面團,成為陪襯和祭品。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一千年前風流詞人的無奈難道真的要在我們身上應驗了嗎?
在鄉下人眼裏,只要是非農業戶口,統統歸納到城市人的行列,不管你在哪裏工作。他們認為,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的鄉下人被一張“城市人”的金紙包裹著,外表燦爛光亮,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除非這張金紙出現了破洞。張慶雨就是首先出現破洞的一個。所以他也常是高中同學聚會時的話題之一。
張慶雨的破洞出現在婚姻上。
我的兒子開始上小學時,張慶雨的童子身還堅如磐石。不是他心理和生理上有問題,也不是工作單位,而是他自己的承諾阻礙了他的婚姻。他有兩個挨肩的弟弟,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為減輕父母的負擔,他發誓給兩個弟弟成家後才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與他對桌辦公的女朋友也曾對他情意綿綿,可對他的家庭條件煩惱不堪,加上長年累月的愛情長跑和慶雨的升遷受阻,終於嫁給了一個局長的兒子。於是性格內向的張慶雨在家庭和婚姻的重壓下,精神出現了問題。再見到他時,他已憔悴不堪地在精神病院呆若木雞,身邊是年邁的父母。他一個勁兒向我打聽市場上鋼筋水泥的價格,說要回家蓋一座四層大樓,父母住一層,他和倆弟弟各住一層。我知道他現在而且可能永遠也沒這個能力,可他出自內心深處的責任感讓我幾乎落淚。
是啊,我們這些當初拼命跳出農門的鄉下人,哪一個沒有光輝燦爛的理想?哪一個身後沒有光宗耀祖殷殷企盼的目光?正是這刻骨銘心的責任感使我們遊移在城鄉之間,承受著雙倍的壓力。
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就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我們像柳樹一樣努力適應著上蒼的安排。受人頤指氣使的瑣碎一天天掩埋著曾經的壯志豪情,而對情義的珍重卻一天天與日俱增。惺惺相惜也好,同病相憐也罷,我們畢竟在同樣的境遇中掙紮。所以,當我從門崗登記簿上看到“張慶雨”三個字時,心裏就一陣發熱。那個在大門外徘徊已久的肮髒的鄉下人硬是讓責任心極強的門崗給趕走了,只有我熟悉的那三個字可憐巴巴地趴在紙上,已失去了往昔神采飛揚的硬氣。不知是他發病時潛意識裏對我這個要好同學的惦念,還是清醒後專門從鄉下老家來找我傾訴苦悶呢?
十多天後,老家傳來張慶雨自縊的噩耗。
趕回老家,我久久打量著村外那棵歪斜的柳樹,想像不出兩股細繩絞在脖頸時的痛苦。可我相信,慶雨走向柳樹時一定是清醒的,他一定想到了自己活著的使命和無力改變命運的悲哀,他的自尊使他不願成為親人們的拖累。於是,在碩果累累的秋天,柳樹收獲了張慶雨。我失去了一個曾經推心置腹的好兄弟。
無心插柳柳成蔭。鄉間許多墳頭前的柳樹往往就是人無心而天有意的手筆。孝子的靈幡由柳枝糊制成,逝者下葬時靈幡埋在墓坑的一頭,於是柳枝發芽生根,漸成樹木。田地上一叢叢野柳往往是一個個生命的注解。而張慶雨的墳頭光禿禿的一無所有,他沒有後代,沒有人為他打幡送魂,自然也就沒有生命天意的注解。但其實那也只是一種外在的符號,因為張慶雨本身就是柳樹的一種寫意的注解了。
後來我想,柳樹退守鄉野,並不能說明城市的冷漠無情,真正的原因是柳樹生不逢時的大眾化和生存土壤人為的荒漠化吧。正如我們這一撥掙紮在城市的鄉下人,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福禍相倚,好在我們還有這賴以生存的鄉野做後盾。可是回到老家,當年父親栽在地頭的那排柳樹卻在秋風中陌生地搖著頭,顯然,它把我當作城市人了。
2013年06月17日
出去吹吹風

最近聽了一首歌《河山大好》,其中的歌詞吸引了我:最近要健康狀態,坐久了腿發軟,電腦看久了脖子它也會酸,數字時代貌似把生活節奏加快,也讓人變得行動遲緩,忙忙忙,忙出個什麼所以然,地球出了讓它都照樣公轉自轉,歎歎歎,彈指一揮人生苦短,終點不明沿途風景要好好看,你可以隱隱期待,途中佳緣到來,保持浪漫心態,或者就不算壞,家國大好河山,不必崇洋媚外,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峨眉山廬山黃山嵩山,抓緊周末帶爸爸媽媽去轉一轉,北京先洛陽開封安陽南京杭州睹一睹古都的戒煙風采,心情大好,出去走走,碧海藍天吹吹風,河山大好,出去走走,別窩在家裏當懶蟲。
是啊,窩在家裏有啥意思?成天兩點一線有啥意思?有時間就出去走走,吹吹風,看看大好河山,多好!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智者好動,可我在俗世中難以脫俗;仁者好靜,心不能靜,浮躁難耐;但為了追求快樂、安寧、幸福、健康長壽,我願意擁抱大自然。
星期六的上午,等孩子補完課後,我放下一切的俗事,和孩子一起從舊保險公司西面巷子裏向北,然後順著九曲十八彎的山路向目的地進發,小路非常陡峭,小家夥開心地向山下跑去,要不是我制止,孩子能一口氣沖下山去,但那路況實在複雜,為了安全,我要求他和我一起慢慢往山下走。
山下有一層一層的梯田,大部分地裏都長出了一尺來高的禾苗,嫩綠嫩綠的,讓人看得舒暢,看得欣喜,這是未來的希望啊,這是農民們賴以生存的寶貝啊!呵呵。一路上,除遇上幾位鋤玉米地的農民,還碰見兩位年紀大約六十多歲的阿姨,她們開口就問我:“你們也是拔草的吧?”我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反問道:“阿姨,你們是挖野菜的吧?”兩位阿姨好像遇到了同道,興奮地跟我攀談起來,其中一位穿著灰色褲子,黑紅印花半袖上衣的阿姨告訴我,她們經常出來挖野菜,說起野菜的名字和功效來一套一套的,生活中處處皆學問,
老人的記憶力真讓我驚歎,她說了半天,我只稀裏糊塗記得幾種野菜的作用:馬枝枝(馬齒覓)能治糖尿病;蒲公英清熱解毒,還能保肝護肝;灰條條(灰灰菜)預防貧血;西方蜜(莧菜)補血,利便,解毒。其他的就記不得了,實在汗顏。
順著山路來到一處泉眼邊,兩股清水不斷從岩石縫隙裏汩汩地流出來,泉水清澈,細細的兩股,不疾不徐地流著,泉水積在一平米見方的小水窪裏,水最深處只有一指頭深,其餘的都悄無聲息地地順著小路流向溝裏,兒子聽我說那兩股水是天然的礦泉水,馬上“咕咕地”喝完一瓶冰紅茶,把瓶子湊到泉水上接了滿滿一瓶,對我說:“媽,咱帶到家裏讓咱做飯。”看著天真的兒子,我不忍拒絕,於是帶上天然礦泉水又開始出發了。誰曾想,兒子只顧著向下跑,沒防著下面的路很潮濕,也很滑,他一下子就摔了個仰面朝天,屁股實實在在和大地來了個親密擁抱,我打趣道:“我家孩子沒把人家路給壓壞吧?”兒子好一會兒坐在地上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最後站起來拍了拍屁股說了聲:“真倒黴!”就又向前面走去。
去的時候沒找到孩子們嘴裏說的大池塘,倒是在九龍泉北面不遠處看到一處人工魚塘,好幾處都用塑料繩圍了護欄。正有一些人在魚塘四周忙碌著,我湊上去問那位負責人,他說現在魚池裏最大的魚三斤多,還有許多魚苗,如果想釣魚,要拿走按魚的重量掏錢;如果不要魚暫時不要錢。我瞪大眼睛瞅了半天,愣是沒發現池子裏有魚的蹤跡。兒子不知在哪找了根一指頭粗細的隱適美棍子,測著水的深淺。嘴裏還叨叨著,“媽媽,這水不深,”邊說邊指著棍子濕了的部分說:“你看,水才到了這兒。”但我有些眼暈,真怕一忽悠就跳池子裏去喂魚,連聲招呼兒子不要往魚塘邊裏走。在魚塘邊逗留片刻後,兒子“嘰嘰咕咕”要釣魚,我說,你拿啥釣呢?兒子這才不言聲了,十分不情願地跟著我離開了。
沒走幾步,就到了那個令我心弛神往的所在——九龍泉。還在我高中畢業的時候,這裏曾經留下了我和學友的足跡。往事曆曆在目,學友卻各奔東西,有的這麼些年卻再也沒有聯系。青春的記憶全部封存在深深的記憶裏,九龍泉當時還只是個水池子,裏面橫七豎八地堆著些石頭,當年我們還跳到石頭上用手舀起裏面的泡沫互相塗抹,嘻嘻哈哈的笑聲穿越了那時的天空。如今,水池子上面有了水泥板,還有了八角亭子,原先能看見從泉眼裏流出來的小胳膊來粗的水,現在只能聽見嘩嘩的水聲。
水池四周栽滿了大大小小的楊樹和柳樹,各種各樣的野草雜在大小樹之間,鬱鬱蔥蔥,有山有水就是有靈氣的仙境。兒子也挺喜歡這個地方的,他坐在亭子邊上,眼睛裏滿是欣喜地對我說:“媽媽,你趕快買平板電腦吧,要是咱有了平板電腦,咱坐在這裏,你寫東西我玩遊戲,真好呢!”是呀,青山,綠水,這些大自然的產物,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和身心上的放松……如果再在這輕松的環境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該多麼愜意啊!
出來走走真好,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呼吸了新鮮空氣,還收獲了別樣心情。我們所謂的閑情逸致都被網聊、遊戲、東家長西家短還有懶惰換來的借口給虛偽化了,否定掉了。人在江湖,不是身不由己,而是心不由己。景在心外,心在天外;境由心造,命由行造。
坐在亭子裏,和兒子倆吃起了零食,這時一位管理人員過來了,我趕緊給人家打招呼,因為這時我才注意到,前面掛著“閑人免進”的牌子。我搭訕著問:“這兒是你負責管理的?”他說:“是的。”我接著說:“你們水廠裏某某某……”,他連忙應承道……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了幾句後人家終於發話了:你們走時把垃圾帶走!我連連答應。兒子聽我說以前沒有亭子就很好奇,問我怎麼知道?沒有亭子有什麼?我一一耐心作答。出了亭子從北面的石級拾級而上,哦,原來那兒有個木頭橋,走上去搖搖晃晃的,現在也鋪上了水泥,走上去穩穩地,一點都不用害怕。找當年曾經照過相的地方,突然就非常懷念起高中時代來,尤其想念那些遠在他鄉的曾經的好友們,你們現在還好嗎?
順著大路返回,過了背安頭一小段路,意外發現南面溝裏有一潭綠水,哦,這就是剛才一直在找的大池塘了唄,裏面的水是濃綠色的,上面漂浮著綠色的蛤蟆衣、白色的泡沫還有各種汙物,娘倆在路邊觀賞了一下就向家的方向邁開了步。
來時下山,走的挺快,回家時,已經有些累了,又要登山,而且日頭那麼毒,帶來的三瓶水已經喝了兩瓶半,想想要回家就得登山心裏就有些發怵,兒子說:媽,你打電話叫個車吧?我心內想:連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能幹成啥,不行,咋來的咋回!我哄兒子道:“不是吧?我家的小男子漢能下了山卻上不了山了?”兒子委屈地說:“太陽曬的厲害麼,乖(累)的要死了。”我打趣道:“太陽曬你,你也曬太陽了,沒關系,你就讓它曬,看你厲害還是它厲害?”兒子無奈地說:“我不厲害。”我說:“我兒子厲害的多了,太陽只能把‘乖’曬死,咱該上山上山,該回家回家。”兒子知道他說啥也沒用了,只能爬山回家了。於是,給我表態道:媽,咱走吧!我一定能爬上去。
決心下定,一切就變得容易起來,腳步也輕快了,再毒的太陽也沒那麼可怕了。這才發現,登山其實也是一件愉快的運動,雖然它很耗費體力。但不得不承認,登山運動鍛煉人的勇氣和膽量。烈日當頭的感覺真的不好受,最後半瓶水幾乎都被我們娘倆拍在了臉上和頭上。剛才“登山難如上青天”的感覺悄悄退出了心田,伴隨而來的是,近了,更近了,馬上就要到了,堅持就是勝利的期盼。剛走到小半山腰,兒子已累得氣喘籲籲了,不得不找個有樹蔭的地方坐在一塊光滑的山石上小憩了一會兒。兒子雖然累但卻不再吱聲說“走不動”了,也不埋怨“乖(累)死了”,也不要我找車了,跟在我後面亦步亦趨地走著。在不停歇的腳步中我們來到了山頂,此時我已是體力透支,滿頭是汗了。兒子蹦跳著、歡呼著:“我們勝利了!”、“老媽萬歲!”站在山頂,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眺望遠方,看到的是高高矮矮,起伏不定的青山;青綠色的麥浪;翠綠的樹木。俯視著山下的一切,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本無能耐,只是選擇了堅持,雖然渾身臭汗,但卻神清氣爽,無比開心。
回家問兒子:“以後還跟媽媽出去耍麼?”兒子毫不猶豫地答道:“去了。”我說:“你不嫌曬麼?”兒子堅定地說:“不嫌。"再問:“你不喊乖(累)了?”兒子有些為難地說:“喊是喊了,可是能出去耍也挺好的。”我問:“有啥好的?"兒子道:“你不是說咱能遠離一啥(些)人,清靜;還能呼吸新鮮空氣;還能認識許多野花野草;還能采到野菜;可能還有意外的收獲嗎?"我忍不住笑了,孩子真是一頁白紙。
出去吹吹風,神清氣爽!
2013年06月13日
“鄰居”的菜園

我工作的地方位於臨近美麗的人工湖和眼望無際的大海彼岸。人工湖就像一條盤旋的巨龍緊緊的纏繞著我們的轄區,湖面波光粼粼,時不時還有野鴨在遊蕩著,夕陽西下,湖畔酒吧響起動人的葫蘆絲。春已逝去,夏季的烈日,沙灘玩水的遊客逐漸增多,抬頭仰望大海水連天、天接水,南北來往的輪船百舸爭流,一陣陣的海浪撲向海岸,海鳥時而飛過,時而繞船盤旋,尋找自己的cd storage美食,迷糊之中聽到一聲尖叫,海浪拍打著岩石,夕陽西下,漁民開始收網,眼前正是一副吸人入目的晚霞美景圖。
在這裏習慣了,即便是再美好的環境也勾引不了我的情趣,反而是附近一個派出所的小菜園,它走進了我的視野。在這繁華的都市裏,日夜看著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一個小菜園讓我找到了鄉村那種舒適與自在。
蹲在菜園裏邊除雜草邊和朋友聊著,他說他們這裏經常吃的自己種菜,環保又實惠,每次下班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來看一看,菜苗的一天天長大,瓜藤蔓延著不斷往上爬,眼看茄子已經可以下鍋了,向日葵已向著同一個方向爬伸。看著這些菜苗,都讓我想到一顆種子的Champagne奇妙之處,生命的偉大,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它就會表現出來生命的氣息。
他們每天都細心的照料著,栽種、除草、施肥、收獲。小菜園總是青翠茂盛,生機勃勃。整片綠油油的蔬菜在微風中輕輕的搖晃著,好像在歡迎主人的到來。現在網上流行偷菜遊戲,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種菜的快樂和收獲的喜悅,小小菜園給他們的工作之餘帶來了勞動的快樂,又能親近大自然,放松心情,還可以品嘗到真正的無汙染綠色蔬菜。
日常工作當中,我們默默奉獻,一次次的修改筆錄材料,調解一起起民事糾紛,冒著大雨幫遊客找到走丟的小孩,苦心挽救跳海自殺的少女,忙碌繁瑣的工作讓我們格外充實,而在休閑之餘,看到了他們的小菜園,那不僅是為了美化家園,更是緩解工作壓力,更是一種雲淡風輕的Claire Hsu享受。
“鄰居”小菜園,讓我心田裝滿了希望,心情豁然開朗。
2013年06月04日
源自心靈的幸福

你從哪裏來,我的幸福?一朵花,蘊含著香的氣味;一片葉,亮著翠綠色的希望;一雙手,在創造美好的將來。這是不經意間的幸福。它輕輕地拂過你的臉孔,激起你前進的動力,創造生活的真、善、美。沿著鬱金香香氣飄送的路徑,順著味覺吸引的芳香,溫馨芬芳,蕩滌心胸。用眼光撫摸長滿繭花的史雲遜收費手掌,把自己丟在心靈裏,讓詩意般的文章吞沒自己。這時,滿足常伴,暗自竊喜,性情受到陶冶,靈魂受到洗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境澄清透明,心情在解放,脫離複雜繁榮,撇開羈絆束縛,這時,心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心裏自由恬靜,指尖生情。
你從興趣中來,我的幸福。興趣是明亮的一盞心燈。你走出黑暗,一個對未來的渴望一路遠走,這時,人生不再簡單、普通,幸福卻是簡單、普通、易得。人生變得熱火朝天,一切變得熱火朝天,一切富有激情。不因為生活的黯淡而彷徨,不因為事實的繁瑣而愁眉苦臉,臉色陰晴不定。
在猶豫不決的“十字路口”,不管冷酷的風如何迅猛,不論無情的雨如何拍打,不去想心境如烏雲壓頂,陰鬱沉悶,只要心中抱有理想,敢做敢拼,光明就在前方揮手招呼。你撲入幸福的視野,興趣帶動耕耘,興趣發揮想象。“水到渠成”,“功夫不負有心人”,幸福的感覺因為追求的過程如波浪滾滾,生活沉浸在細細咀嚼幸福的時光裏。
幸福從現實裏來。一日三餐,可口的飯菜,舒心的飲食,溫飽悠閑。幸福在預定,人們安居樂業。人們不再無家可歸,不再無法解決溫飽,不再四處漂泊,不再到處流浪。簡單的幸福如“叮叮咚咚”的泉水,平淡的幸福如細水長流,滋潤心靈,灌溉現實。於是,和諧覆沒隔閡,溫暖排除冰冷,安好代替折磨,幸福踢掉摧殘,燦爛的笑容如純真的孩子一樣綻放,心無芥蒂,心如止水,心安自在。
工作之餘,在“夕陽無限好”裏,在落霞羞澀時,牽著愛人的手,撫摸著兒女的頭,一起在散步,聽流水淙淙,看雲卷雲舒,觀潮起潮落,溜可愛的小狗前行。腳步輕盈,手臂輕舞,心波微蕩。一切妙在無言中,一種安心的幸福油然而生,悄悄地移上心頭。靜靜的心,厚厚的情,濃濃的愛,一家人心裏流淌著溫柔的、綿長的和安好的柔情。因為紅花綠葉,因為青山綠水,也因為風和日麗……一切盡在種子破土的牛欄牌奶粉快樂中。人們親近陽光雨露,親昵親情友情,遊弋在愛的河流裏,如一葉扁舟搖著船槳,滿載愛心,自在地航行。
幾個人,幾杯茶,幾句話,口中談論著生活,樸素的語言在交流,簡單的問候溫暖彼此,熱心的溝通感染他人。也許一個微笑,也許一個手勢,也許幾句關心的話,也許真誠的探望,也許特意的拜訪,也許慕名而至,哪怕是見面時的噓寒問暖,哪怕是一面之緣,都那麼幸福。不必奢望豪華大宅,不必奢望擁有名車,也不用奢望難以滿足的物質,心中要的是一種心態,一種上進的人生。“平凡孕育著偉大”,“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的高度在於奉獻,人生的深度在於助人,人生的廣度在於攀登……一切源自心靈,才是幸福。
健康是福。健康就是一種幸福。位居首位的健康,才有一切其他的思索,才有一切自由的心胸,才有一切藍色的夢想,廣闊無涯,前行無止境。想一想,無病無痛,無災無難,何等的愜意,如何的輕松,怎樣的寬心!於是,生活處處是美麗的角落。只因為身心健康,生活之路無處不在。小橋充滿詩情畫意;流水滿懷一股柔情;人家更美更亮,宛如一幅美麗畫卷。身心攜手如意,快樂是如此簡單,心裏的幸福是如此安慰。
“生命在於運動”。人們可以晨跑,呼吸新鮮的空氣,精神抖擻;人麼可以打球,學無止境,飛躍激揚;人麼可以登山,堅持不懈,磨練意志……身心健康,幸福如期而來,永不負約。這時,心裏是何等的酣暢淋漓,何等的歡欣鼓舞!
幸福來自於歌唱生活。太平盛世,幾乎家家和睦,日子美滿。雖然難免汙穢、醜陋、腐敗,但是,生活創造了一切,生活發現了美,甚至創造了美。生活五彩繽紛,甚至令人眼花繚亂。文學、舞蹈、音樂和書法等等都是藝術,種類繁多,追求無涯。人們用心靈的藝術書寫人生,用藝術描述生活。於是,美美的感受,視覺的沖擊,心神俱醉。幸福如涓涓流水,流過心靈的溝溝壑壑,滋潤感受,滋潤生命,也滋潤夢想。
在生活裏感悟哲理,在歌唱生活中尋覓靈感,找到藝術的濕疹源泉。人們可以循著彎彎曲曲的溪流,品嘗清清的和甘甜的水流。澄澈的水滴,恰似珍珠般晶瑩剔透,可以映入整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因為心靈美麗,生活宛如踏入世外桃源,四季永春裏。於是,人們感受幸福的滋味。這一切,來自各個地方,來自各行各業。幸福就在這裏,源自你的心靈,流淌,流淌,一直流淌,一直行進。
2013年06月01日
玄米がチョコレートに?

今日は、ホワイトデー。
文字通り、雪の牛欄牌問題奶粉松之山です。。。
春がやってきた!と思っていたのは、つかの間。
また、冬に逆戻りです(^-^;
さて。
ホワイトデーということで、スイーツを作ろうと、
まずは、お鍋にコトコトしたもの牛栏奶粉2013最新事件は…
やっぱり、玄米ちゃんです!
高キビと、黒米を混ぜて、お粥状に。
ホワイト、じゃないけど、ま、いいでしょ(笑)
糀と合わせて、甘酒を作ります耳鳴よ☆
これが、甘〜いチョコレート風になる予定♪
うまく発酵してくれますように(*^▽^*)